光影回顾|不同语言,情同此心,来看第十四届学院奖最佳外语纪录片奖提名作品!

光影回顾|不同语言,情同此心,来看第十四届学院奖最佳外语纪录片奖提名作品!

《狼群之中》主创通过视频问候颁奖典礼现场

最佳外语纪录片奖(代)领奖嘉宾

最佳外语纪录片奖颁奖嘉宾 井水清(左)姚永晖(右)

最佳外语纪录片奖颁奖片段

“它意味着我们的纪录片跨越了国界。”

——《狼群之中》

1

《狼群之中》

AMONG THE WOLVES

主创

Tanguy Dumortier、Olivier Larrey

制片机构/个人名称

Belgica Films,

Le cinquième rêve

集数&时长

82分钟

作品推介

《狼群之中》由比利时的Belgica Films与Le cinquième rêve制作,讲述了一个关于等候狼群的故事:在欧洲大陆的北境——芬兰和俄罗斯交界的无人区,一片被白雪覆盖的森林里,画家伊夫和摄影师奥利维尔藏身于一间小木屋中,他们屏息凝神,观察着木屋之外的细微动静,只因他们怀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在一群野狼的包围中度过整整一年。四季更替,两人最终用相机和画笔,近距离记录下狼群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

《狼群之中》剧照

整部影片是一场极致静谧的等候之旅。《狼群之中》使用航拍、大远景、特写等多景别、多角度的镜头,带来极致美的影像画面,全片使用缓慢的叙事节奏,富于动静变换的镜头表达,使用少量独白讲述,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最特别的是影片摄影师与两位主角“零距离”的观察视角,为影片塑造了多重观察、共同等候的观影体验。而这场观察也可能是相互的——他们默默注视着雪地,或是也被狼群在暗中注视着。在共同的等候中,我们与两位“观察者”共鸣,理解人类对自然事物葆有的好奇与敬畏。

《狼群之中》剧照

影片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还是一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纪录片。通过观察与等候的叙事塑造,影片实则开放式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多面关系——或紧张,或对峙,或平衡,在平衡中共存。正如两位观察者不打破这片“观察”的宁静,只是潜心记录,但是又带着好奇走近这片林地中……在“木屋”的内与外,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同时保持好奇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似有界而又无界。我们应当如何与自然保持怎样的距离?这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也是《狼群之中》唤起的一场重要反思。

《狼群之中》剧照

《狼群之中》片花

2

《女人曾经的话语》

THE WORDS WOMEN SPOKE ONE DAY

主创

Raphaёl Pillosio、Fabrice Marache

制片机构/个人名称

L’atelier documentaire

集数&时长

84分钟

作品推介

《女人曾经的话语》由法国波尔多的L'atelier documentaire公司制作。该公司长期致力于关注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历史余音,曾经创作《利摩日之路》《无历史的法兰西》以及《拟人化的历史》等影片。此后,创作者继续对阿尔及利亚题材的故事进行挖掘,关注到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的女性声音。《女人曾经的话语》讲述的是一群阿尔及利亚女性活动家为了独立、自由、平等而斗争的故事,而影片叙事的展开源于创作者对一段无声黑白影像的调查和解读。

《女人曾经的话语》剧照

故事从Yann留下的一封信开始。Yann是一位纪录片制作者、摄影师、活动家,和阿尔及利亚战争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紧密。这封信中提及,Yann在1962年记录下了一群女性在从被关押在奥兰的监狱释放之后对镜头说话的影像,这段影像后来却不幸丢失。50余年过去,Yann再度发现曾经拍摄的这些影像,但影像已经丢失了声音,只留下几位女性张口却无声的近景和特写画面,而Yann也早已忘记这一群女性当时说了什么。这一段无声的资料影像出现在影片开头,她们是谁?她们经历了什么?她们对镜头说了什么?解读这一段影像中的女性声音,成了影片叙事发展的驱动力。

《女人曾经的话语》剧照

这是一个关于回忆、调查、寻找的故事,借助访谈、调查、甚至是走访唇语专家,影片以“侦探式”的叙事逻辑,从与影像中女性相关联的友人口中了解这几位女性的名字、身份、经历。这段无声影像中的女性故事开始被慢慢讲述:她们是一群充满信念的女性,是曾经参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FLN)的活动家,其中一些女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大部分没有,几位女性的名字已经无法被找到。但她们都是历史烟尘中为自由、独立而抗争的女性集体的缩影。

《女人曾经的话语》剧照

为何这群女性活动家的影像素材被隐藏了五十年?在追问中,影片鲜明地指出男性与女性的不平等问题,音频丢失的禁声背后,影片直接指向了历史上女性话语权的微弱。而在今天,女性为独立而自由争取、抗争的故事没有结束。正如影片提到:“五十年来,她们不能自由地表达,直到今天,女性声音的传递也仍然困难。”而在影片结尾,创作者终于能够为这段无声影像的一部分配上字幕,这群女性曾经的声音开始向世界发出,关于女性自由、两性平等、女性话语权,影片作出了强有力的回应。

《女人曾经的话语》剧照

《女人曾经的话语》片花

3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

THE OBELISK WITHOUT NAMES

主创

Grigoriy Ilugdin、

Svetlana Khmelnitskaya、Alexander Negruk、

Ludmila Volkova、Zemfira Yarullina

制片机构/个人名称

GRIG FILM Studios

集数&时长

45分钟

作品推介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由俄罗斯的GRIG FILM Studios制作,影片讲述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发生在被德国占领的苏联领土上的一个悲剧故事:1942年10月,在苏联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叶伊斯克镇的一所孤儿院里,214名患有骨结核的残疾儿童被法西斯侵略者残忍地在毒气室中折磨致死。这一段沉重的悲剧是法西斯残暴罪行的一部分,《没有名字的方尖碑》关注残酷的战争对儿童的深重影响,唤起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剧照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剧照

影片基于这一事件的幸存者列昂尼德·德沃里尼科夫留下的纪实故事《代表死者》(On behalf of the Dead) 改编而来。《没有名字的方尖碑》在叙事上是一部第一人称讲述的回忆录,用列昂尼德·德沃里尼科夫视角的代入式的第一人称解说讲述,以时间顺序为讲述逻辑,呈现战争前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与战争到来经受的苦难的鲜明对比。除资料影像外,影片使用了大量情景演绎,其中不少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对镜演绎,通过稚嫩的孩子们面对镜头的讲述,从和平岁月到噩梦的转变更加深刻地印在观众心中。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剧照

列昂尼德·德沃里尼科夫,这位幸存者,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活到了82岁。他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的一家养老院度过了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影片是对于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无辜死去的所有儿童的纪念,正如创作者所说,“这部影片是提醒当今世界——特别是年轻一代,关于法西斯血腥罪行的最好证据。”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拍摄幕后

《没有名字的方尖碑》片花

4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

Bestiari, Erbari, Lapidari

主创

Massimo D'Anolfi、

Martina Parenti

制片机构/个人名称

Montmorency Film

集数&时长

205分钟

作品推介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由意大利的Montmorency Film制作,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纪录片,以“非人类主角”的叙事讲述我们人类的故事。影片全长三个半小时,分为三个篇章,每个篇章涉及一个主题:动物、植物、矿石,每个片段都极具实验性表达,呈现对人类世界的三个洞察。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剧照

在“动物”篇章,创作者运用纪实档案影像,强调人对动物的控制与使用,用画面表现出“囚笼”的隐含意义。“植物”篇展现了植物的生命力,又不仅讲述植物,更把植物与环境是紧密联系,指向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景观的认识和理解。“化石”篇章则以石头为窗口,展现工业城市、战争下的城市,石头对于人的意味是建造,也是摧毁,是纪念。通过三个篇章的讲述,影片开放式地指向了人类活动的责任,对自然世界的维护和保护,凝练出一个共同的基本价值——关怀。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剧照

极具实验性的影像画面传达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理解与感受,作品似乎用独特的影像风格打开了人的“通感”:在被囚禁、解剖的动物上找到“痛觉”,在植物生长在城市景观中找到“呼吸感”与“生命力”,感受空间对生命体的容纳、敞开、束缚。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剧照

电影技术素有跨学科创作的特征,而《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看似是电影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实则也通过三个篇章的讲述带来了反思性,指向人类对世界的影响与改造。我们如何认知我们在世界上的存在痕迹?如何理解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这部实验影片意义的高度开放性,让纪录片的艺术表达在反思性上落地。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剧照

《动物寓言集、植物标本集、化石集》片花

5

《部落安魂曲》

Requiem for a Tribe

主创

Marjan Khosravi

制片机构/个人名称

Seven Springs Pictures

集数&时长

70分钟

作品推介

《部落安魂曲》由伊朗德黑兰的Seven Springs Pictures公司制作。影片的主人公哈贾尔(HAJAR)是一位55岁的伊朗女性,她一生都在巴赫蒂亚里部落中度过,这个部落属于游牧民族。影片用纪实拍摄结合资料影像段落,用电影质感与极致美的影像,记录了哈贾尔放牧、耕作的日常生活,她照顾羊群、烤制食物、收割稻谷……每一帧日常画面都以自然美学打动人心,展现了哈贾尔田园诗一般的生活,展现哈贾尔对生活的热爱。而巴赫蒂亚里部落的服饰、歌谣,又为影片增加了独特的地域与民族风情。

《部落安魂曲》剧照

《部落安魂曲》剧照

但在田园诗的生活描绘之外,影片探讨的关键实则是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与哈贾尔对传统田园生活的守望与热爱不同,她的家人却迫切希望她搬到城市中定居并度过余生,冲突一触即发。哈贾尔的羊群被卖掉,因为家人在城市生活需要金钱。影片从哈贾尔这一人物出发,触及到一系列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城市化进程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冲突、父权制社会体系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从小人物故事回归世界性的重要议题,这是《部落安魂曲》时代价值的最好体现。

《部落安魂曲》剧照

在这部极具同理心的纪录片中,创作者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哈贾尔并不打算放弃她的羊群或她的游牧自由,正如影片的创作者所说,“即使在动荡的现代性面前,她也不想让自己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记忆、传统、与自然的联系和自由、独立的行动。”主创提到,哈贾尔和她个人的故事就是这部影片概念的起源,“我决定制作一部关于她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女性的电影,讲述传统女性与现代生活的斗争。她们的家庭总是为她们做决定,但她们对这些决定从未感到快乐。这些女性没有被任何人听到。”

《部落安魂曲》片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欢

怎么维修电热水器故障,故障维修和解决办法
梦幻西游回归要多少天?(梦幻西游回归要多少天才能玩)
在Windows上玩《部落冲突》的完整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