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对我们心里的内容需要加以检视。要知道,我们心里的内容并不都是正确的,也并不都是有益的。所以作为修行的第一步,我们就要学会对自己的心灵内容做出鉴别。我们的心灵内容——信念、想法、感受、甚至情绪都不一定符合实相,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意识到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所以经中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只有证到阿罗汉(果位),彻底断除了无明,降伏了贪、嗔、痴烦恼,才可以完全相信我们的这一颗心。在凡夫的阶段,永远不要相信我们心里所想或者我们的感受和认知是绝对正确的。所有这些内容,我们是需要加以洞察和检别的。
比如有的时候在家里,年轻人时不时的会有一些抱怨,觉得:“爸妈一点都不关心我!”当这样想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烦,会有一种叛逆的感觉、痛苦的感觉出来。但是如果学会了检视自己的信念和想法,当第一念出来说:“爸妈一点都不关心我”,第二念我们可能就会扪心自问:他们真的一点都不关心我吗?这个时候可能会突然发现其实也还是有关心的。只不过他们没有用我需要的方式来关心我,让我产生了一种不被关心的感觉。他们很关心我,甚至过度关心,但是我感受不到关怀。
他们只是不停给钱,或者逼着自己去嫁人或是娶个太太,或者非要让自己去考个什么证书等等的,他们用他的方式来关心自己。但是可能自己真正想要的关心,只是说大家能坐下来好好谈谈,知道我需要什么,知道我不喜欢什么,知道我的艰难。
我们刚才讲到,我们不是心的主宰,心的内容也都不一定可信——它的内容有很多不符合真相,有很多是偏颇的、扭曲的、片面的,甚至和实相是截然相反、颠倒的,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恐惧感:自己这颗心如果都不能相信,都不能主宰,那么该怎么办?
当我们检视了我们心的内容,这个时候我们要跟这颗心做朋友,去了解它帮助它。